失岗不失志 终圆文学梦
——记青年女作家王韵
徐立平
2013年上半年,莱州市年轻的下岗女工王韵有两个令她惊喜不已的收获。一是年初在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散文集《尘埃里的花》,二是在石榴花怒放的5月里被批准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这次省作协审批会员非常严格,烟台市只批了4名会员,王韵是其中唯一的女作家。
王韵生于书香之家,受家庭熏陶,整个童年时代是以书为伴度过的。书籍将小小年纪的她带入了另一个世界,从小喜欢安静的王韵,沉浸在那种书香中,早早与文学结了缘。学生时代,她的作文一直被老师当做范文。上初三时,她写了一篇散文《令我苦恼的性格》,第一次大着胆子寄给了《中学生之友》,没想到发表了,这对15岁的王韵是一次很大的鼓励。从那以后,自中学时代开始至踏上工作岗位之初,她已经写了上百篇十几万字的散文作品。陆续有文章发表,并整理成册,起名为《夏日的云》。自己插图配画,设计封面,并在扉页上写上:“愿我的蹒跚步履,能踏出一条彩虹的路。”
就在她对未来文学之路满怀憧憬时,王韵碰上了人生中两次重大的打击。1995年,刚办理退休的母亲不幸患病去世。祸不单行,随之而来的,是1998年所在单位实行改制,她在产假之中又遭遇下岗。尚未结婚失去母亲,刚刚生育遭遇下岗。失母之伤,失业之痛,两年多的时间,天翻地覆的变化击垮了未经世事青涩单纯的她。为了生活,为了养育年幼的女儿,照顾年迈的父亲,她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着。她给人打过工,却遭遇工资拖欠;自己投资做生意,却没有资金,四处借贷;没有项目,四处找寻工程;工程款被长期拖欠,她强打精神一遍遍去催讨……疲惫之余,她常常为赚到一个月的饭钱而窃喜,也常常为接下来的生活而愁叹。那个闪耀着灿烂金光的作家梦,也只能放下了。然而,每当拖着一天的疲惫和苦痛进入梦乡,梦中的王韵却总是在读书和写作,醒来仍沉浸其中,意犹未尽。想到第二天仍要为生存去奔波,没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书写作,常常流下泪来。
看看渐渐长大的女儿,她长久地注视着自己的内心,内心涌动着不甘和倾吐的热望,心里那种倾诉的欲望翻涌而来。她看到了自己,获得了生命力,渴望在寻找内心的过程中体现生命的价值,于是再一次融入书中。她发现,只有写作才是最能让自己感到幸福的一件事,它能够在心情最黯淡的时候为自己带来信心。对于心理压力与生活压力过重的生命来说,生存决非易事。在艰难之中,只有反复追寻生命的意义,把痛苦和希望输入文字之中,使之丰富充盈,才能够借以摆脱坎坷艰难的命运。
王韵重新拿起笔,写下了一系列的散文作品:《过年》、《祭母》、《尘埃里的花》、《路》、《夜思》、《雪殇》、《风之韵》、《守护一份好心情》、《茶山采风》、《竹海烟雨》、《访蒲松龄故居》、《白云深处有人家》等。作品贴近生活,贴近人生,贴近心灵。在《今夜无眠》、《夜色》、《感受孤独》中,她把心情与大自然阴晴雨雪的变幻揉到一起来写,以一种淡淡的平静的忧伤忧愁的笔调,来抒发内心的情愫。《每逢佳节倍思亲》、《母亲节的回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写亲情的作品,语言优美、委婉动情,在诗一样的文字中表达了自己美好的愿望。一位老作家对此评价是“一个灵秀的女子写出了一本灵秀的书”。
过去的十几年,王韵经历过太多的苦难,一个人在黑暗中跋涉了很久。贫穷、疾病、挣扎、奋斗。她经历了独自育儿的辛苦,创业的艰难,事业的失意,生活的困窘。长时间艰辛的生活,精神的压抑,及物质的匮乏,王韵终于被疾病打倒了。她在罹患疾病十余年已无法坚持之后,终于选择了手术。手术及病后的日子,成了她生命中一段难得的身心休憩与滋养的时光。病中的她再次重温史铁生的散文集《灵魂的事》,那些富有哲理和智慧并不乏幽默的语言,囊括了他对生命、爱情和信仰的哲思,唤起了她对自身境遇的警醒和关怀,让她的心灵宁静了很多,感触更加深刻。“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但凡游历总有酬报:异地他乡增长见识,名山大川陶冶性情,激流险阻锤炼意志,生病的经历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在家休养的日子里,她仍没有放下手中的笔。她写下了《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温暖的斑马线》、《生命的歌者》、《心怀感恩》、《梦里无言自清欢》、《岁月的痕迹》等近二十篇散文。
春天来了,王韵的身体也好了很多。经历过诸多磨难却意志弥坚的她相信:曾经的苦难、曾经的噩梦,都会随着疾病一起消失。伴随着身体的逐渐康复,她多年的辛勤耕耘,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近几年来,王韵已在《文艺报》、《天津日报》、《扬子晚报》、《青春》、《芒种》、《雨花》、《青海湖》、《散文选刊》、《中国女性》、《青岛文学》、《山东青年报》、《山东工人报》、《江苏工人报》、《联合日报》等全国五十多家报刊发表作品百余篇,60多万字,并成为中国妇女联合会主办的大型女性刊物《中国女性》特约撰稿人。
王韵取得的成绩引起多方面关注,多位资深学者、作家对王韵的作品给予了好评。《山东青年报》、《山东工人报》、《科技信息报》、《职工天地》、《散文选刊》中旬刊、《胶东人物》、《胶东文学》、《烟台晚报》、《烟台散文》、《莱州湾》、中华文教网、烟台大众网、莱州文化网等十几家报刊媒体做了相关报道。2012年春,王韵被中国散文学会吸收为会员。今年5月,成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同时被莱州市委市政府推选为莱州市唯一的“齐鲁书香之家”。
苦难会让人成熟。十年的时间,会改变一个人许多。就如王韵在应一家报社采访时说的一样“辛勤耕耘,心怀感恩,终会使一个默默盛开的女子绽放出璀璨光华”。
王韵,这一朵开在尘埃里的花,此刻正婷婷绽放,韶华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