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作协召开七届四次全委会
12月12日下午,山东省作家协会第七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线上形式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中国作协十届二次全委会精神,总结省作协七届三次全委会以来工作,安排部署2023年工作任务。省作协主席黄发有,副主席姬德君、葛长伟、曲艺、陈文东、刘玉栋、王方晨、铁流、孙书文,主席团委员、全委会委员共10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由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葛长伟主持。
会议首先由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二十大代表张伟作二十大精神辅导报告,随后,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曲艺传达中国作协十届二次全委会精神,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姬德君代表主席团作工作报告,最后,5名代表作了交流发言。
姬德君在报告中指出,一年多来,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国作协和省委宣传部的正确指导下,省作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认真履职,开拓创新,全省文学事业和作协工作开创新局面。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持之以恒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组织开展系列文学活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作导向,扎实推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省作协连续三年被中国作协评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先进集体”,并在中国作协2021年度“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经验交流暨创联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坚持“多出精品、多出人才”,“齐鲁文艺高峰”计划硕果频出。坚持巡视反馈问题立说立改,抓好巡视工作后半篇文章。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省作协自身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经过全省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全省文学工作方向正确、导向明确、扎实高效,文学创作成绩显著。在去年的第十一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评奖中,18部获奖作品中有山东作家2部,分别是刘海栖的小说《有鸽子的夏天》和杨志军的小说《巴颜喀拉山的孩子》,占总数的九分之一。在今年的第八届鲁迅文学奖评奖中,我省创作和出版的6部作品获提名,路也的诗集《天空下》和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报告文学《中国北斗》获奖。最近公示的第十六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中,徐锦庚的纪实文学《望道:〈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的前世今生》获特别奖,铁流的纪实文学《靠山》、于潇湉的儿童文学《冷湖上的拥抱》获优秀作品奖。苗长水的长篇小说《老渤海》、杨志军的长篇小说《雪山大地》入选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
报告指出,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省文学工作和作协工作总的工作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文艺工作、群团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聚焦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建设文学强省、迈上文学高峰”为总目标,以“铸就齐鲁文艺高峰,建强文学新鲁军”为总抓手,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守正创新、扎实工作,努力推动全省新时代文学事业和作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贡献文学力量。
报告强调,要重点开展以下9项工作。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二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抓好二十大精神落地落实。三是为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贡献文学力量。重点抓好山东省“走在前、开新局”重大题材主题创作,积极做好《中国作协支持山东推进文学事业工作方案》落实落地,筹备组织好第九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尼山世界文学论坛。四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五是创新开展“齐鲁文艺高峰”计划,打造更多文学精品。推进入选山东省“十四五”重点文艺创作项目、“齐鲁文艺高峰计划”五年规划项目(2023年——2027年)的重点项目落实。六是不断推进创作人才培育,壮大文学鲁军队伍。七是强化文学评论导向作用,发出文学评论齐鲁声音。八是实施文学普及战略,拓展文学边界。九是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作协自身建设。
会上,济宁市作协主席张建鲁、泰安市作协主席谭践、威海市作协主席张红军、临沂市作协主席张岚、滨州市作协主席刘庆祥作了交流发言。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各市实际,认真研究谋划,制定切实有效措施,不断推动全省文学事业凯歌叠奏,捷报频传,走向辉煌灿烂的明天。(李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