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 > 作家动态 > 正文

我省五位作家喜获第十九届百花文学奖

更新时间:2021-12-21 | 文章录入:jkz | 点击量:
·························································································

  12月18日,首届“荣程•百花文艺周”暨第十九届百花文学奖颁奖典礼在天津举行,冯骥才、李佩甫等作家的40部作品分获7类奖项。

  文学鲁军在本届百花文学奖评选中表现格外抢眼。有5位作家的作品荣获不同奖项,占总数的八分之一。分别是:阿占的《制琴记》获短篇小说奖,余耕的《我是夏始之》获中篇小说奖,王月鹏的《点灯的人》和张岚的《旧时光》获散文奖;青年作家高阳(游者)的《至美华裳》获科幻文学奖。

  评委会对5位山东作家的作品给予高度评价。

  阿占《制琴记》授奖词:《制琴记》让我们再次回味古典美学追求,意境优美,韵致古雅。小说在婉转悠扬的古典氛围中徐徐推进,将音乐之美、知音之情与匠人之志展现得淋漓尽致。制琴故事里,阿占触摸到了人生的幽深并提供了东方的超然智慧。

  余耕《我是夏始之》授奖词:作家余耕深谙小人物塑造之道,这从他笔下的“余欢水”“夏始之”“余未来”等一系列鲜明多彩的小人物形象上可以得见。《我是夏始之》这部小说精准刻画了当代女性的婚姻、生活与工作困境,世俗中见通达,洒脱中有悲悯。他用细腻的观察和对日常生活经验的巧妙把控,观照诡谲的命运,既不回避生活的真相,又不吝从暗淡生活的缝隙中透出温暖的亮色,为现代人的精神救赎带来了可能。

  王月鹏《点灯的人》授奖词:来自灯塔的一丝微光刺穿海面浓稠的黑暗,为远航者指引着归途——这多像写作者,在漫漫长途中追寻的意义之光。然而,王月鹏对点灯人和灯塔往事的寻访却未滞留于此,他从惯性的隐喻思维中奋力跃出,回归现场,回归灯火明晦之间每一个性命交关时刻,于是,那座废弃的灯塔不再是孤立于时间外的象征,而成为向我们打开的通道,连接起生命中具体的困境与选择,《点灯的人》也由此抵达了一种更为畅达、开阔的美学格局。

  张岚《旧时光》授奖词:旧时光呈现现记忆中的乡村日常,亲和绵厚。张岚的文字不事浮华,回归本真,从个体对故乡的体认处方,在平凡的人事故事里,遵循着故乡的气息前行,在时间的流逝中展示永恒的意象,使得作品贴近万千真切的生命。

  高阳的作品《至美华裳》授奖词:随心所欲裁剪的新式华裳与向地球疾驰而来的彗星,看似毫无关联的故事要素,在《至美华裳》中并行不悖地胶合起来。游者以短小的篇幅开拓出中国科幻文学更加广阔的艺术维度,在表达的高度节制下,达到内在的精密、繁复和幽深。

  据悉,第十九届百花文学奖评选于2021年5月启动,评选范围为《小说月报》《小说月报·原创版》《散文》《散文海外版》《科幻立方》于2019—2020年刊发的作品。通过读者投票和专家评审,共评选出短篇小说奖10部,中篇小说奖10部,长篇小说奖2部,影视剧改编价值奖2部,散文奖10部,科幻文学奖3部,文化交流特别奖3部。

  百花文学奖前身为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创立的《小说月报》百花奖,每两年一届。从2015年第十六届增设散文奖项,升级为百花文学奖,并于第十八届开始增设“科幻文学奖”。三十多年来,百花文学奖始终坚持以读者投票为最大权重,已成为读者、作家心目中颇具公信力与影响力的全国性文学大奖。从历届获奖结果来看,百花文学奖获奖者也代表着不同时期国内创作的中坚力量与文学潮流。(刘洪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