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 > 作协新闻 > 正文

三位山东作家作品荣获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更新时间:2022-12-20 | 文章录入:jkz | 点击量:
·························································································

  近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印发表彰决定,对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组织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在获奖的21部图书中,有3位山东作家的作品,分别是:徐锦庚的长篇纪实文学《望道:〈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的前世今生》、铁流的长篇纪实文学《靠山》,于潇恬的儿童文学《冷湖上的拥抱》。

  本届“五个一工程”主要评选表彰2019年6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首次播映、上演、出版的优秀作品,获奖的97部作品包括电影、电视、戏剧、广播剧、歌曲、图书六大类,是从全国报送的750余部作品中经过层层严格评审程序精选出的,充分反映了近三年来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的丰硕成果。

  徐锦庚的《望道:〈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的前世今生》从小角度纵深切入,追根溯源,从马克思、恩格斯著述《共产党宣言》,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再到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的过程,全景式讲述了《共产党宣言》首部中文全译本出版的前世今生,并牢牢把握翻译《共产党宣言》这条主线,刻画二十世纪初知识分子中的“望道们”,以及在《共产党宣言》传播过程中,对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影响和带给中国革命的意义。

  长篇报告文学《靠山》由作家铁流花费14年创作完成,期间他走遍山东、湖南、河南、河北、江西、陕北、江苏等地,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支前的亲历者及其后人进行了上千人规模的采访,用近50万字讲述了波澜壮阔的支前故事。该书出版后反响热烈,引发了从文学界到普通读者的持续讨论,迄今已经多次加印。

  青年作家于潇湉作品《冷湖上的拥抱》讲述了三个女孩儿陪爷爷重走当年石油勘探、开采之路的故事,通过“冷湖”这个石油儿女不断邂逅、错过、拥抱、告别的小镇,全景再现了石油人的拼搏历程和信仰情怀。于潇湉多次走访世界海拔最高的青海油田,以饱含深情的笔触讴歌石油人“踏破昆仑”的情怀,创作了一部全年龄阅读的丰厚作品,《冷湖上的拥抱》也是她创作历程上的一部里程碑式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