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您所在位置:首页 > 会员天地 > 会员新书 > 长篇小说 > 正文

牧歌:长篇小说《画里画外》

更新时间:2022-03-29 | 文章录入:jkz | 点击量:
·························································································

  

        书名:《画里画外》

  作者:牧歌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标准书号:ISBN 978-7-5126-9286-2

  字数:160千字

  版次:2021 年12月第1版

  印次:2021年12月第1次印刷

  开本:145毫米×210毫米 1/32

  中国版本图书馆ClP数据核字(2021)第280302号

  定价:48元

  作品简介:

  小说主人公“我”一心想上浙江美术学院成为画家,但是却鬼使神差般地来到鲁南当上了富楼村一名给生产队喂牛的饲养员,并且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因豁嘴哥哥而走进陈家的“我”的搭档陈兴旺的儿媳妇田玉英;田玉英也有意以身相许……

  但是“我”最终离开了富楼村,并因为硕士毕业论文《画里画外——以〈父亲〉为例,罗中立与米勒农民形象比较研究》得以留校任教,且成长为一名作家和美术界学者。

  若干年后,“我”因一部作品将被搬上银幕而被邀请到离富楼村不到三十公里的外景地拍摄现场。“我”打算借机到富楼村去看看,并顺便告诉陈兴旺,当年他惋惜投错了胎的那个“小子”——“我”,已经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小说以田玉英命运悲剧和“我”的逆势成长为两条主线,陈兴旺一家的悲欢离合为辅线,陈家为生子与田玉英之间的矛盾和“我”与田玉英之间的感情纠葛相互交织。通过陈兴旺一家的酸甜苦辣及知识分子的跌宕起伏命运,透视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双重作用,同时也歌颂了伟大的改革开放新时代。

  故事穿越、离奇、曲折,但整体精神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

  作者以艺术思维,把伦理的东西艺术化,透过复杂人性,引发出对生命及其价值的深刻思考。

  作者简介:

  牧歌,女,原名于翠荣,枣庄学院副研究馆员,九三学社社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60年代出生于山东枣庄,工科毕业后又就读于枣庄学院(原枣庄师专)中文系,山东大学作家研究生班。1994年开始发表作品,创作小说、散文、诗歌等100余万字,作品曾入选多种选集。著有小说集《无边的丝雨》。

  名家推荐语:

  作家牧歌饱含着痛苦的泪水,在书写有阳光、有温暖、有爱、有希望的小说。小说通过写77级、78级、79级所谓“新三届”大学生一代人的生存状态和思想困境,折射出了时代的进步跃迁、表现出了传统文化积淀的沉重,深刻地揭示了爱情、性欲、人性的深刻矛盾和升华……作家牧歌将科学、伦理、艺术的思考形象地幻化为一个生动可感而又耐人深思的艺术世界……

  ——山东大学教授、中文系博导、《文史哲》资深编辑 贺立华

  《画里画外》具备一部优秀作品的内在品质。它有历史的筋骨,也有人性的血脉,对乡土风物的描绘清丽又传神,而浮沉其间的人事读来又让人分外觉得不忍。小说以画为名,其实画即心,画里画外何尝不是心里心外!

  ——山东大学教授、文学院博导、评论家 马兵

  《画里画外》以“我”的视角,讲述了玉英和“我”几十年的人生遭际,通过两条叙事线索相互交织,前者的悲剧和“我”的逆势成长形成了鲜明对照,带给人强烈的心灵震撼,具有深刻而隽永的艺术感染力。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评论家、作家 赵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