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我来思——《尘埃里的花》后记
王韵
这几天,小城一直笼罩在淅淅沥沥的雨中。街面因为一场场雨显得宁静温馨。处暑已过,白露将至,秋天悄然来临。望着窗外飘洒的雨丝,脑海里涌现出《诗经.采薇》中的一句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中的意境暗合了季节的交替,时光的流转,也是自己文学历程的写照。其中的“往”与“来”,正是自己与文学的久违与回归,昔日的眷恋,今日的追求。我与文学,惜别在芳草萋萋的春天,重逢在细雨蒙蒙的秋季。一路泥泞而来,为了心中那个恒久的梦。
与文学结缘,始于童年。我的整个童年至少年时代是与书为伴度过的。鲁迅说:“童年的情形,便是你将来的命运”。书籍将小小年纪的我带入了另一个世界,书中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于人生的深刻理解,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知,受到文学的熏陶。文学本身的活力中,很重要一部分来自于语言所产生的活力。从小喜欢安静的我,沉浸在那种寂静中,在无边无际的孤独里,开始最初的写作,求得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合理性。尤其初中时习作在《中学生之友》上发表后,这个愿望更是一发不可收。从中学时代开始至踏上工作岗位之初,我已经写了十几万字,陆续有文章发表。写了青春的记忆,成长的历程。写了珍珠般温润的童年和夏日般多雨的少年,写情怀如诗的少女岁月,写青春期的魅力与危险。写了青春成长的主题,懵懂的心路历程,这些成长故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条路,每一条路的一生都铭刻着一个座右铭。”我把那些青春的文字结集整理,起名为《夏日的云》。自己整理分类,配画插图,设计封面,并在扉页上写上:“愿我的蹒跚步履,能踏出一条彩虹的路”。那时的我,对未来充满了希翼。
就在此时,我的生活发生了逆转。母亲去世,曾经的单位被私人老板收购。失母之伤,失业之痛,几年的时间,天翻地覆的变化踏碎了一帘幽梦,对未来前途命运充满了绝望。心田干涸了,甚至写不出一个字来。囿于巨大的生活压力,每天为基本的生存疲于奔命,没有安全感,没有归属感,温饱成了最大的问题。携着失重的生活与超重的苦痛,踉踉跄跄在满世界奔走。无法拯救,遍体哀伤。痛苦的挣扎直入骨髓和灵魂,却被强大的外力所遮蔽,一切都是无声无息、无人留意,却痛彻心扉,在最灿烂的年华里度过了人生最黑暗的岁月 。忘记了自己来时的路,更找不到自己的未来。岁月的班车载着许多许多时间周而复始,关于理想关于奋斗关于未来在时光中渐渐流失,湮没无痕。然而,“只要人类存在着,文学就不会死亡”。每当拖着一天的疲惫与苦痛进入梦乡,梦中总是在读书写字看文章,醒来仍沉浸其中,意犹未尽,咀嚼着梦中特有的书香、文字的甘甜,想到第二天又要踏上奔波的旅程,没有静下心来写作的时间和空间,常常泪落潸然。
独处时,我会长久地注视着自己的内心,我应该是一个织梦者,我的人生不应该仅仅只是这样,这种生活只会让我枯萎。常常,内心涌动着不甘和倾吐的热望,心里那种倾诉的欲望翻涌而来,兜头将我淹没。我看到了自己,获得了生命力。我苏醒,我珍视自己,珍视亲人,渴望在寻找内心的过程中体现生命的价值。于是我再一次融入书中。当你沉浸于书中时,那些琐碎的不快、那些尘世的失意,就会在瞬间忘却,进入另一个只属于你,和你的书的世界。
我喜欢阅读一些国外作家思想类、哲学类书籍,和古典文学作品,借以寻找思想的厚重和语言的感觉,感知文学的存在与力量。终于发现,只有写作才是最能让我感到接近幸福的一件事,它能够在最黯淡的时候为我带来信心。对于心理压力与生活压力过重的生命来说,生存决非易事,在艰难之中,只有反复追寻生命的意义,把痛苦、希望、把全部的精华和梦想,输入文字之中,使之丰富充盈,才能够借以摆脱孤独存在的命运,与文字近处关照,相互梦见。
历经生活的多重变故,终于又开始笨拙地回归我的天空。生锈的笔尖再次生长出一篇篇文字,追求不动声色地表达,希望在自然的表达中蕴含一些强烈的情感,于平淡中动人心弦。于是再次提笔,厚积薄发,将这些感悟的花蕾,化为清新的文字,得到了诸多引导者的指导与肯定,从不同角度善意指引,使我能够看得更宽广,达到更远的地方。一些植埋心中的情思悄然滋生,重新找到了方向,明确了自己未来乃至此生的目标。文学来源于生活,写作需要心情和时间,需要激情梦想和充沛丰腴的文思。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用心意和文字包装起来,组合成许许多多对社会、人生的认知.因为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每个人都是社会一份子。关注自身,就是关注社会。
写作是一件寂寞的事情,不能耐得住寂寞的人,也就难以触及自己心里埋藏着的那个世界。严格说,我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写作者,只是单纯地“写”,与“作”还有着长远的至今尚未跨越的距离。本质上讲,一切文学都是回忆,都是往日生活的复活。在这些感悟与眺望中,文学始终是最为温暖的坚守,是一个人精神之所在,是在找寻内心渴望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生命的价值。
人生有许多一闪而过的契机,能够把它握在手里,并且竭力劳作,默默穿行,把自己所有的积累、理解和想象一点一滴付诸文字。这样的过程对于写作者来说,就是幸福。“佛祖拈花,迦叶微笑”,人与文的契合,便在这会心一笑之间。
感谢文字,让我们在这里相遇。
201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