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各地文讯

赵德发散文集《擎灯之塔》新书发布会在济南举办

时间 : 2025-06-24 09:46:08
【字体:
浏览次数:

6月21日下午,山东书城二楼活动区内书香氤氲,掌声阵阵。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山东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著名作家赵德发携最新散文集《擎灯之塔》与读者见面。山东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陈文东,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孙书文,山东省散文学会会长丁建元,济南出版社副总编辑张雪丽等文学界、出版界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部承载山海情怀的散文新作问世。


一座灯塔:照亮创作生涯的精神坐标

发布会以“高擎心灯,守望山海”为主题。陈文东在致辞中深情回溯赵德发的创作历程。“赵德发先生以《人类世》《经山海》《黄海传》《大海风》等厚重之作,用‘执着的坚守与不懈的探索’,成为中国当代文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

《擎灯之塔》正是这探索之路的结晶。陈文东以“四重光芒”概括其特质:深邃哲思与诗意表达的共生——在渔船、涛声、乡土风物中提炼生命感悟;纪实力量与文学韵味的统一——真实经历经文学淬炼焕发动人光彩;质朴语言承载厚重内涵——平实文字如大地沉稳、海水深邃;深切的人文关怀贯穿始终——对生态、乡土、个体命运的体察如灯塔般温暖照亮文本核心。

“书中《晃晃悠悠船老大》写传统渔业的悲壮谢幕,《鲅鱼圈的诱惑》述百年迁徙的乡愁记忆,”陈文东说,“这些篇章让我们触摸到时代洪流中具体生命的温度与坚韧。”


一段航程:从山岭到海洋的深情凝望

张雪丽在致辞中,将《擎灯之塔》定义为赵德发创作版图“从山岭到海洋”的精神远航。“继《从山岭到海洋——赵德发访谈录》《大地慈悲——赵德发小说精选集》后,这是出版社与赵老师第三次携手,”她动情地说,“书中文字以‘真诚、温暖、悲悯’为底色,既是对农耕文明的温情回望,更是对蓝色文明的深邃眺望。”

张雪丽特别提及编审过程的感动:“赵老师的散文具有‘口述历史’的独特力量。真正的光明源于对生命价值的坚守,真正的哲思生于对生活的追忆与叩问。”她寄语读者在此书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束光,于喧嚣时代擎起心中的灯塔”。


三重回响:嘉宾共话散文的艺术力量

赵德发:灯塔下的“山海人生”

面对“散文观”之问,赵德发以“小说树林旁的花草”比喻自己的散文创作。谈及动情处,他说:“《晃晃悠悠船老大》中那些在风浪中讨生活的渔民,他们的信仰与坚韧,让我落笔时难以平静。”从沂蒙山区的民办教师到书写海洋的作家,他坦言这源于生命中无数引路人的馈赠。

孙书文:轻盈笔触下的文化基因

孙书文盛赞作品对齐鲁文化的重构:“从莒南红薯博物馆到黄海渔民图腾,赵老师以‘修辞立其诚’的笔触,让文化基因从心底自然‘溢出’。”他特别点明散文举重若轻的奥秘:“所谓‘轻盈’,实则是深厚积累后的从容——中国传统文化、山海文明的滋养,化作探索的推动力。”

丁建元:小说技法烹制的散文盛宴

丁建元以“既有海鲜,又有野菜的大餐”妙喻文集风格。“他将小说技法化入散文”丁建元以《海天之间》的结构、《邂逅蟹群》的叙事为例,“场景切换与戏剧张力让故事鲜活如生。”对于情感表达的“留白艺术”,他引用赵德发散文中的一些细节安排,阐释“突袭感”的力量:“从此我没有娘了”“你俩就是我们的目标塔”——克制的深情,往往比铺陈更直击人心。


一束微光:为迷途者引航的时代价值

《擎灯之塔》收录近四十篇散文,不仅是赵德发创作生涯的重要事件,更以其对个体命运与文明变迁的深刻观照,成为一份献给当代读者的精神礼物。正如陈文东所言:“这座‘擎灯之塔’,以其思想的光芒和艺术的魅力,必将照亮更多心灵。”

当读者翻开书页,跟随文字穿越山海,或将在喧嚣世界中寻得一方澄明——那正是文学灯塔为迷途者引航的微光。

信息编辑:孙宝芝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