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作协新闻

山东江苏两省作协联合组织
“千年大运河·流动新生机”主题创作实践活动

时间 : 2025-06-10 10:32:34
【字体:
浏览次数:

2025年6月3日至8日,山东省作协与江苏省作协联合举办“千年大运河·流动新生机”主题创作实践活动。来自鲁苏两省的近30位作家,在6天时间里深入江苏、山东段大运河沿线城市,深切感受新时代以来大运河文化建设成果,以文字为舟,共溯大运河的千年文脉,书写新时代的流动篇章。

活动在扬州市广陵区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启动。山东省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陈文东,江苏省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杨发孟,扬州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沈文杰,扬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黄振宇等出席启动仪式。山东作家刘月新、江苏作家殷飞作为作家代表发言。陈文东在讲话中指出,大运河不仅是促进贸易往来的经济动脉,更是奔腾在人们心灵河床上的文化之河。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运河的保护、传承与利用,为大运河文化的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此次苏鲁两省作协联合组织主题创作实践,正是践行总书记关于“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两省作家要以文学之笔,记录大运河从历史中走来、在新时代重生的壮阔历程,让这条承载着中华文明基因的母亲河,在新时代文学创作中绽放新的光彩。杨发孟在动员讲话中勉励在场的作家们要以敬畏之心感悟运河千年文脉,做历史的“倾听者”;要以赤子之心触摸运河时代新生,做现实的“记录者”;要以创新之心书写运河精神图谱,做文学的“破壁者”,以文学之力唤醒运河记忆、书写运河时代新篇。

 

这是一次深悟运河历史文化的文学远征。在山东省作协与江苏省作协的精心组织下,主题创作实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6天时间里,来自山东、江苏的作家们从扬州出发,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先后参观、走访了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淮安府衙、河下古镇、淮安里运河文化长廊、淮安记忆馆和淮安名人馆,新沂市窑湾古镇,济宁运河文化核心区的乔羽艺术馆、竹竿巷、太白楼、河道总督遗址公园、太白湖,东阿鱼山曹植墓,临清市运河钞关、鳌头矶,聊城山陕会馆、海源阁、光岳楼等20多处大运河沿线历史古迹、文博场馆,深入了解大运河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内涵。 

这是一次深入人民火热生活的文学远征。近30位作家在此次实践活动中深入一线,以人民为师,向历史学习。启动仪式后,大家就聆听了国内知名运河文化学者、中国文物学会大运河专委会副主任姜师立作《大美中国之大美运河》专题讲座,总体把握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时代价值,全面了解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情况。在淮安,大家夜访里运河,切身感受花街的市井烟火。在窑湾古镇,作家沿着石板路、走进老作坊,亲身观摩传承数百年的甜油、酱菜制作工艺。在鱼山脚下,大家不顾正午烈日,走进村里新建成的煎饼制作、乡村民俗体验小院。通过实地考察和亲身体验,作家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大运河的历史变迁和新时代的发展成就,感受到了各级政府对运河保护和文化传承发展做出的宏观规划和具体而微的工作。他们还收集了运河船工口述史、水利工程档案等一手素材,为后续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是一次深化文学交流互鉴的文学远征。‌此次采风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学创作之旅,更是一次鲁苏两省作协之间的友好交流。实践活动的动议策划、筹备组织全过程都由山东、江苏两省作协以及沿线地市、县区文联作协通力合作、合力完成。在活动过程中,两省作家们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探讨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交流互动,他们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也为今后的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参与此次活动的作家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大运河的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和新时代的发展成就,更深刻认识到把大运河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重要意义,获得了宝贵的创作素材和灵感。作为新时代的文学工作者,他们期待以当代视角重新发现运河的故事,讲好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时代故事,用文学的力量激活这条“活态遗产”的新生机。两省作协也计划择优向有关媒体推荐此次活动的优秀作品,为大运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文学力量。

信息编辑:孙宝芝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