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与当代文艺理论发展学术研讨会暨李衍柱教授新著《学术人生的轨迹》发布会举办
6月8日,由山东师范大学和山东省作家协会联合主办,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与山东省作家协会理论批评委员会共同承办的守正创新与当代文艺理论发展学术研讨会暨李衍柱教授新著《学术人生的轨迹》发布会在济南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杜克大学等30余所海内外高校及科研院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报》等10余家学术出版传媒机构,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研究出版社总编辑丁波,山东省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曲艺,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李娜出席。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孙书文主持开幕式。
李娜在致辞中介绍学校发展的有关情况,感谢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祝贺李衍柱教授新作出版,感谢老教师们为学校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曲艺介绍了山东省作协的发展情况,肯定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感谢李衍柱教授四十年深度参与和支持作协工作,认为他的研究深刻启发了广大作家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思考。
丁波指出,《学术人生的轨迹》的出版对于拓展和创新学术出版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将进一步加强与高校合作,推出更多年精品力作。
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发来贺信,并为李衍柱颁发学会建设突出贡献奖,表彰其长期担任副会长规划指导了学会的发展方向,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界培养了优秀人才和后备力量。
与会学者围绕李衍柱教授的治学特点、学术贡献、学术人生等话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并深情回顾了与李衍柱教授的交往。在与会学者看来,李衍柱教授的新著《学术人生的轨迹》,是他个人学术心路历程的珍贵档案,是中国文艺学学科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山东师范大学发展的一个珍贵的典型,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精神价值。
闭幕式上,李衍柱教授致辞,感谢各位学者的支持,鼓励青年学者更好发展,表示要持续为文学理论事业发光发热。
本次会议是中国文艺理论界的一次高端对话,是献礼山东师范大学75周年校庆的重要学术活动。
李衍柱,1933年生,山东崂山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文艺学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中国文艺理论学会顾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文学专家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出版学术专著15部和《林涛海韵丛话》五卷本(《文学典型论》《文学理想和文学活动》《重读与新释——中西美学诗学经典文本解读》《时代变革与范式转换》《鉴赏批评:运动着的美学》,人民出版社,2013)。主编、合著、参编教材、书稿37部,发表学术论文两百余篇。《文学理论教程》(全国通用教材,第一副主编)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和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马克思主义典型学说史纲》《生命艺术化艺术生命化——宗白华生命美学新体系》《路与灯——文艺学建设问题研究》先后三次获山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时代的回声——走向新世纪的中国文艺学》《文艺学范畴论》《路与灯——文艺学建设问题研究》获中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文学理想论》等三部著作获山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五项成果获山东省刘勰文艺评论奖,论文《重读黑格尔》获“新时期优秀文学理论论文奖”。2004年获“中国文艺理论突出贡献奖”,2009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2012年获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荣誉证书,2014年《〈大秦帝国〉论稿——走向新世纪文艺复兴的绿色信号》获山东省泰山文艺奖(文艺创作奖),2019年被评为山东省社会科学名家。2025年,《学术人生的轨迹》由研究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全书共32万字,辑录了李衍柱教授近70年学术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随笔、日记、书信和访谈等文献,以时间为线索,分为五个阶段,系统梳理了李衍柱教授的学术人生轨迹,生动展现了“学术人生化、生命学术化”的治学理念。
信息编辑:孙宝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