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作家在线>作家印象

​黄凌霞: 八秩剧作家的牡丹情结——杨洁的笔墨人生与时代长歌

时间 : 2025-05-16 09:13:01
【字体:
浏览次数:

谷雨时节,山东菏泽。在“花开盛世”2025中国牡丹之都牡丹文学作品大赛的颁奖现场,一位精神矍铄的老者缓缓走上领奖台,接过获奖证书。他,就是85岁的东明剧作家杨洁。虽已至耄耋之年,却依然腰板挺直,目光如炬,手中的笔更是从未停歇,在文学与戏剧的天地里续写着人生传奇。

军旅淬炼:奠定创作根基

杨洁的创作之路,始于八年的军旅生涯。那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部队这座革命的大熔炉,不仅锤炼了他的体魄,更塑造了他“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创作理念。作为部队里的文艺骨干,他常常深入基层连队,与战士们同吃同住,将他们的故事、情感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退伍后,杨洁带着部队养成的优良作风回到老家东明,他始终坚信:只有扎根生活,才能写出有温度、有灵魂的作品。每创作一部戏、一篇报告文学或是小说散文,他都要深入一线,进行长时间的采访、体验和调研。为了写黄河滩区安民迁建的大戏《滩区女书记》,在寒冷的严冬,他顶着刺骨的北风,深入迁建工地。当时的工地,一片荒芜,地面上结着厚厚的冰,行走十分困难。但杨洁不顾严寒和危险,坚持爬上5米高的村台,想要更近距离地了解迁建工作的艰辛和基层干部的付出。然而,就在他爬村台时,一不小心,左腿膝盖骨被尖锐的石块刺伤,剧烈的疼痛让他几乎摔倒在地。但他只是简单地处理了一下伤口,便又投入到采访中。如今,虽然膝盖依然疼痛不愈,但那段经历却让他对滩区迁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笔下的女书记形象也更加鲜活、真实。             笔耕不辍:铸就创作丰碑

六十多年来,杨洁的创作成果丰硕,犹如一片繁茂的文学森林。他创作、发表、上演、出版的文学、戏曲作品300 余万字,其中大型戏剧20多部,小品、小戏曲40多个。除了戏曲剧本,他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和曲艺等领域也颇有建树,出版了《杨洁剧作选》《大河骄子》《大河情深》等著作。

他的戏剧作品独具黄河流域特色,尽显鲁西南人文风情,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深受群众喜爱。讽刺喜剧《狗蛋买爹》荣获中国曹禺戏剧奖创作三等奖,填补了菏泽市戏剧创作的一项空白。该剧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充满温情和讽刺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善良与丑恶,在笑声中引发观众的思考。《亲家酒》荣获山东省大赛一等奖,三集轻喜剧《好人二叔》荣获山东省戏剧节二等奖,他也因此被称为 “获奖专业户”。

除了现代戏,杨洁在新编历史故事剧的创作上也颇有心得。他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灵感,结合现代价值观,赋予历史故事新的内涵和生命力。

牡丹情缘:书写时代华章

今年初,当得知菏泽市要联合山东省作家协会举办 “花开盛世”2025中国牡丹之都牡丹文学作品大赛时,杨洁心中涌动着一股强烈的创作欲望。写国花牡丹,是他多年的心愿。他的岳父家在牡丹乡赵楼村,妻子的姑姑豆蔻年华出嫁到古今园王梨庄村,而岳父曾被国民党抓壮丁,这些真实的素材在他心中酝酿多年,如今终于有了抒发的机会。

在创作《牡丹缘》过程中,他以国花牡丹为内核,以跨越半个世纪的爱情与家国情怀为主线,巧妙地将鲁西南传统戏曲元素与现代主旋律相结合。

《牡丹缘》以牡丹嫁接技术为隐喻,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紧密相连。红、白牡丹象征着两岸同根同源,青花瓷盆、手抄秘籍承载着人物的情感,也象征着曹州文化的传承。剧中,“拜花堂”突遭抓壮丁的悲剧,“三恋嫁”的坚守与抉择,“牡丹缘”的跨海重逢,层层递进的情感张力饱满,悲欢离合的叙事极具感染力。人物命运与历史背景紧密交织,国共内战、改革开放、两岸交流,让故事具有了史诗般的质感。

角色命名更是独具匠心,白天香,状元红、魏紫、黑牡丹,直接呼应牡丹品种,形成“人花合一”的隐喻体系。白天香坚守爱情与技艺的“痴”;状元红漂泊半生仍心系故土的 “韧”;黑牡丹、魏紫的“恋嫁”设计,体现了人性的光辉;赵粉的插科打诨则为戏剧增添了鲜活感。

戏剧专家点评《牡丹缘》非常接地气,生活气息浓,感染力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它不仅展现了牡丹文化的魅力,更表达了两岸血脉相连的深刻主题,是一部深具艺术性与思想性的诚意之作,有望成为戏曲现代化转型的标杆之作。

薪火接续:培育创作新人

在辛苦创作的同时,杨洁始终不忘培养东明本地文学创作骨干。他深知,文学事业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他同获此次牡丹文学奖的小说作家曹廓,就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

杨洁说:“看到年轻人取得成绩,比我自己获奖还高兴。文学事业需要新鲜血液,我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力,帮助他们成长。”他不仅在创作上给予指导,更在思想上生活上引导他们,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创作观,用手中的笔反映时代精神,书写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在杨洁的指导下,曹廓、薄慕周等一批东明作家逐渐成长起来,有的还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等国家级文学团体,成为文学创作的新生力量。

老骥伏枥:再写创作传奇

如今,杨洁虽然已经85岁高龄,但他依然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在他的书房里,那台陪伴他多年的笔记本电脑前,堆满了各种资料和手稿。他每天坚持写作,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是一个兵,笔和键盘就是我的武器,我要用它继续战斗。”

随着蜂飞蝶舞的花开盛世,杨洁精心创作、反复修改的长篇小说《苦恋梦蝶泉》、长篇纪实文学《蝶变老龙湾》即将面世。这两部作品凝聚了他多年的心血,是他对生活的又一次深刻感悟和艺术呈现。

回顾杨洁的创作生涯,他始终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他用手中的笔,书写了黄河滩区的变迁,描绘了牡丹之都的风采,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在采访的最后,杨洁望着窗外盛开的牡丹,深情地说:“牡丹是国花,代表着富贵和吉祥。我的作品,就是要像牡丹一样,扎根沃土,绽放光彩,为时代歌唱,为人民抒情。”

这,就是杨洁,一位八秩剧作家的牡丹情结,一段永不褪色的笔墨人生。

信息编辑:刘青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