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葆海:长篇小说《大御医》

时间 : 2025-02-06 14:31:18
【字体:
浏览次数:




出版信息

书名:《大御医》

作者:张葆海

出版社:齐鲁书社

书号:ISBN978—7—5333—5002—4

中国国家版本馆CIP数据核字第2024U5X983号

出版时间:2025年2月

字数:300千字


推荐语

传扬乡贤大德,书写历史传奇;专注发掘区邑文化,提升赓续地域文明。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炜

本是从星捧月、前途无量的“神童”,却遇庸医而导致左眼失明,断了走科举直上青云的仕途之路。痛定思痛之后,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沉沦,而是立志学医、济世救人,终成为清代乾隆御医,并为后人留下了洋洋二百万字的医学巨著,被誉为“一代医宗”。这不是作家凭空杜撰的故事,而是张葆海同志以家乡真实人物黄元御为原型创作的长篇小说。作品因真实而感人,因主题鲜明而引人入胜。它不仅是对历史的再现,更是对人性、对命运的深入探讨。小说看似平铺直叙,但悬念迭出,娓娓道来,载着读者穿越时空,领略历史的波澜壮阔。

——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主席李骏虎

对于作家来说,生活的地域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灵感与素材。继《大绸商》《大盐都》等长篇小说之后,张葆海推出新作《大御医》,再次以文学的形式开掘地域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富矿。《大御医》以清代著名医学家、乾隆御医黄元御的故乡——山东昌邑为背景,以著名乡贤为原型,将人物成长经历与民间传说巧妙融合,讲述了主人公在不幸遭遇庸医误治后立志学医,最终悬壶济世的故事。这一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时代意识,打开了一扇展示中医文化魅力的生动窗口。

——山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黄发有

作品简介

黄元御,1705年出生,名玉路,字元御,号研农,别号玉楸子,山东昌邑人。清代著名医学家、太医院御医、尊经派代表人物。乾隆皇帝亲书“妙悟岐黄”褒奖其学识。他继承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著有《黄氏医书十三种》,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黄药师”“一代医宗”。

长篇小说《大御医》以黄元御为原型,用文学手法刻画了一位有血有肉的御医形象。著名作家贾平凹题写书名;著名国医大师、黄元御第六代传人杨震及其弟子周书生、王雯等对书稿提出指导性意见;黄元御第九世孙黄庆伟、第十一世孙黄晓峰等提供许多家族史料,第九世孙黄明岐及女儿“中医少女”黄琪惠为特约编辑,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评为全国中学生传统文化传承教育优秀读物一等奖。

故事梗概

清康熙年间,山东昌邑秀才黄钟因刊印诗集《潍水雅抄》而遭邻村恶霸赵锡水讹诈,最终倾家荡产。

黄钟的三子黄元御自幼聪慧,有过目不忘之能,被乡人誉为“神童”。他从小就立志出人头地,光宗耀祖。20岁时,顺利通过县、府、院三试,进入昌邑凤鸣书院读书。之后,却连续三次乡试不第。于是闭门苦读,废寝忘食,导致左眼红肿充血,多方求医无效。后遇到一位自称专治疑难杂症的郎中,让他服用大剂量黄连、大黄等寒泄之药,导致脾阳大亏,左眼失明。

按大清律法,五官不正者不准入仕。失去一只眼睛的黄元御万念俱灰,心灰意冷,意欲自尽,幸得堂兄黄德静和好友张承志合力相救。

在黄德静和张承志劝说开导下,他发愤立志:生不为良相济世,亦当为良医济人。于是,他借来《伤寒论》《黄帝内经》等,日夜苦读,历经三年,终有所悟,首次行医便以奇方救活将要安葬的“死”人。从此,名声大震。

他通读《金匮玉函要略》《岐伯内经》《扁鹊难经》等中医典籍,根据阴阳二气对人体的影响,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医学理论:扶阳抑阴、天人合一。从此,他大胆更改古方,擅用偏方和奇方,屡屡奏效,名气越来越大,与诸城名医臧枚吉并称“南臧北黄”。

这一年,乾隆皇帝生病数月,太医院束手无策。刘统勋上书推荐黄元御入宫。乾隆皇帝先对其一番考验,准其把脉后,他只用六剂药便使乾隆帝痊愈。乾隆大喜,亲书“妙悟岐黄”匾额相赠,并封为正七品御医。

进入太医院后,黄元御因“不按套路出牌”而备受排挤,一怒之下挂冠离职而去,一路游历到江苏淮阴。

第二年,乾隆皇帝南巡,诏令黄元御伴驾。当着皇上的面治愈不少病人。后迫于皇威,不得不跟随御驾回京,仍任职太医院。在诊病与游历中,他结合自己的诊疗治病心得,先后撰写《伤寒悬解》《玉楸药解》《素灵微蕴》《伤寒悬解》《金匮悬解》等十几部医学巨著。

乾隆二十三年,黄元御因年轻时伤及脾肾,而溘然长逝,时年54岁。


作者简介

张葆海,山东昌邑人。新闻编辑,二级文学创作。现在中共山东省昌邑市委组织部工作。系中国作家协会、中国小说学会、中国剧作家协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会员。

著有长篇小说《村里村外》《大清神鼎》《大绸商》《大盐都》《大御医》,中篇小说集《且听蝉鸣》《澡堂》,长篇纪实文学《生命密道》,报告文学集《时代风采》,新闻作品集《大地求索》等,主编或参编地方历史文化丛书60多部。先后被评为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优秀人才、“齐鲁文化之星”高层次人才、潍坊市首批社会科学研究优秀人才等。


信息编辑:刘青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