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各地文讯

临沂沂河新区作协组织会员开展“赶相公大集,品人间烟火”文学主题创作活动

时间 : 2025-01-24 14:48:51
【字体:
浏览次数:

1月23日,沂河新区作家协会组织会员赴相公街道,落实省市文联“运河大集”“黄河大集”“海洋大集”新春季主题文学创作活动精神,组织开展“聚新区好品,赶文化大集,过康乐春节”活动。沂河新区作协骨干作家雁阵、包锡明、孙景坡、管其冲、姚庆江、朱清华、诸葛祥金、伏庆梅参加了此次活动。

踏进腊月门,年味铺满集。走进相公大集,红火的景象一眼望不到头,土特产、美食、年画、民俗……各种好品好物,汇集在集市上,人们赶年集、备年货,处处充满了年味。

集市上新添了红彤彤的灯笼、春联、福贴、挂饰,洋溢着浓郁的年味。各种富有临沂地域特色的产品琳琅满目,色彩缤纷的糖果、充满春意的花卉、色泽鲜亮的水果、干果、香料、蔬菜、鱼肉……煎饼、花饽饽、糖人、手绣、年糕、地瓜筋等非遗产品唤醒了童年的记忆,难以寻觅的非遗技艺在当下延续了生命力。

集市上,摊位如繁星般密布,熙熙攘攘的人群两侧,各种吆喝声不绝于耳,透出日益渐浓的年味。

走在在管仲路相公大集的主街道,游人如织,喜气洋洋。附近居住的村民也将自家种植的各色产品摆上大集的摊位,大家从四面八方赶来采买。风味十足的冰糖葫芦、黄澄澄的爆米花、刚出锅的瓜子花生、飘香四溢的猪头肉、冒热气的手工大饼、甘甜爽口的甘蔗,孩子们喜欢的玩具,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应有尽有……

不知不觉,大家来到大集的中心区域,摊位更加密集,眼前全是琳琅满目的商品。有卖鱼虾海鲜的,有卖猪牛羊生肉熟肉的,有卖服装的,还有卖水果、蔬菜的,物品丰富,物美价廉。赶集采购的群众在摊位前精心地挑选着各自所需的商品。作家们也不时停下来与摊点老板交流,选购各种美食和小吃。时令水果、酸酸甜甜的糖葫芦、老字号的糖米摊……满满的乡村烟火气。

相公大集具有千年历史传承,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彼时古相公庄归属祝丘邑,而祝丘邑东临大海,盛产食盐、海鲜等,天下商贾归之如流水,在古相公庄两旁店肆林立,车水马龙,形成一条繁华的物流商业街道,后人习惯称为相公街。相公集便在这条相公街上。在上世纪20年代左右,相公集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大集。吸引十里八乡,甚至于是江苏河南等地的人来相公赶集,轮到逢集时,各种小商小贩一早就出摊、摆放好货物,集市的范围自相公街上,从东到西共三公里,有着“九岭十八坡”的特色。以前路面还都是自然形成的土路,在相公的主街,从东到西的三公里,并不是平坦的,自然的形成了九个隆起的坡度,被称为“九岭”,每一个“岭”都有上下两个坡,于是被称为“九岭十八坡”,这里也就是相公大集的主要范围。 

现如今的相公集,集期为四、九。随着相公人口密度的增多,经济的发展,在街道其他村庄,也有规模较小的集市,如孙旺集,集期为三、八;东朱团集和黄屯集,集期均为二、七;尤其近十年来,随着相公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衍生出了小茅茨集,集期为五和十;极大满足了周围十里八乡村民日常生活需求。       

市井集市,聚拢乃烟火,摊开即人间。赶年集,购好物,探寻家乡的文化根脉。沂河新区作协组织开展“赶相公大集,品人间烟火”的文学创作采风活动,旨在讲好家乡故事,拿起手中的笔,创作出散发着乡土气息、内容丰富精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佳作。 



信息编辑:孙宝芝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