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方:长篇报告文学《小镇青年》
书名:小镇青年
作者:高方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年6月第一版
书号:ISBN 978-7-5736-1971-6
中国国家版馆CIP数据核字(2024)第041791号
字数:200千字
开本:700x1000 16开
印张:14.5
价格:58元
内容简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在当下中国,一代有为青年,正奋斗在由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减贫之路上。本书以乡村振兴齐鲁样本中的青年为记录身影,他们的奋斗故事不但具有时代代表性,还勾勒出青年一代投身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由袁隆平领衔成立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耐盐碱水稻种苗正在茁壮成长,无数年轻的科研人员育种、杂交,到贫瘠的土地里开疆拓田,只为了一个信念——“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贫困村村支书徐勇,带领村民开拓新路子,村庄变身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草莓村”,他的相关事迹被中组部收录“脱贫攻坚案例”。
返乡大学生肖辉当起渔民,让万顷碧波成为躬耕放牧的蔚蓝家园,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渔港,成为全国示范海洋牧场。
青岛科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立十二年共派遣百余名志愿者前往宁夏、西藏、新疆兵团、贵州等地开展为期支教活动,他们让贫瘠的边陲小镇儿童插上理想的翅膀。
2023年,灵山岛成为中国第一个负碳海岛。年轻的海岛人让“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照进现实。
引黄济青工程是我国远距离、跨流域调引黄河水的大型水利,是“七五”期间山东省重点工程之一,被誉为“黄金之渠”。无数青年奋战在水利一线,书写当代“愚公移山”的故事,让天河之水成为民生甘霖。
这些都是小镇青年们的缩影。他们立足乡村大地,不断夯实产业之基,弘扬文化之光,发挥组织之力,探寻善治之策,拓展共富之路,在青岛乡村振兴的田野上描绘着梦想的画卷。
作者简介:
高方(笔名),原名高芳,80后作家,中国作协会员,现任大众日报集团半岛都市报首席记者,青岛科技大学校外合作导师,青岛作协副秘书长、常务理事。
出版有报告文学集《微光》《向阳而生》,长篇报告文学《小镇青年》入选山东省作家协会定点深入生活项目、青岛市文艺精品项目。
单篇作品散见《人民日报》《中国妇女》《时代文学》《美文》《散文选刊》《中国青年作家报》《中国经济观察报》《三角洲》《青年文学》《大江文艺》《青岛文学》《西安晚报》《青岛日报》等报刊。
《月芽儿弯弯》获《美文》杂志2023年读者最喜爱作品,《樱桃红了》获2023年青岛文联“青岛印记”非虚构奖。
长篇报告文学《小镇青年》序文:
(序文作者 刘新民,原青岛农业大学校长、二级教授、博导、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协会副会长、青岛乡村振兴专家顾问团团长 )
减贫与发展是全球都要面对的共性问题, 需要有生力量去担当为之奋斗, 任重而道远。
在当下的中国,有一代有为青年,或奋斗在由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减贫之路上,由个体到小组,再到合作社,由致富人变成带头人,深耕绿色有机智慧农业, 推进共同富裕;或奋斗在知识改变命运的大道上,让农旅结合、三产融合, 让万顷碧波成为躬耕放牧的蔚蓝家园,让贫療的边睡小镇儿童插上理想的翅膀,让传统文化遗产变成科学致富的灵丹炒方;或奋斗在攻坚克难推进重大工程落地的旅途中, 低碳负碳, 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愚公移山, 让天河之水成为民生世霖浸润心田。他们立足中国大地,不断夯实产业之基,汇聚人才之智,弘扬文化之光,彰显生态之美, 发挥组织之力,探寻善治之策,拓展共富之路,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积累了中国经验,走出了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
作者怀赤子之心,持生花妙笔,脚沾泥土,情系民生,东西纵横,山水交际。通过一场场乡土中国的观察与记录,一次次青春无悔的注解与突破,触摸乡村发展澎湃脉动,感受青年精神勃勃生机,记录变化时代中不变的精神传承,展现乡村振兴图景中用青春作答时代之问的青年奋斗史,做好大时代中的青春注脚。
《小镇青年》,在岁月轮转中永怀对故土的眷恋,用生动案例注释了专业与职业。小镇青年,用火热实践融释了理想与梦想,用无悔青春诠释了奋斗与幸福,是新时代朝气莲勃奋力向上的“斜杠青年”,是中国脊梁青年担当中浓郁的一抹!
信息编辑:刘青